2样农产品价格大跌,但市场却仍然不买账!端午恐怕也卖不动 新消息

来源: 顶端新闻 2023-06-20 05:18:53

今年国内市场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,就是供强需弱。

从春节后消费全面回落开始,这一特征表现得越发突出。本来随着防控的调整,市场期盼着消费的迅速恢复,能为上游市场带来利好,但结果不仅消费回暖不及预期,甚至一度十分低迷。


(资料图片)

这使得整个市场供需都陷入了“供强需弱”的格局中。而在关乎大家日常消费的层面,近期有两大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,但市场依旧并不买账。

第一个就是令养殖户大为痛心的猪价。

自去年猪价大跌以来,养殖户亏损已达8个多月。

一方面是由于生猪产能去化缓慢,市场都期盼着今年猪价迎来拐点,因此谁都不愿意率先淘汰,都等待着别人淘汰而坐享其利,结果反而造成生猪产能去化缓慢,供给依然庞大。

而另一方面,也是主要的一个因素,就是下游消费难振。

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监测,全国批发市场猪肉价格跌至10元/斤以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而市场零售端最低的猪肉价格也早已跌至个位数了,但即便如此,下游走货依然不振。

比如,之前市场期盼度最高的五一假期,虽然一些领域消费表现突出,但是反映到猪价上,仍然是表现平平。

而另一个不断走跌的就是鸡蛋价格。

自6月以来,全国蛋价开始不断走跌。6月份第1周时,全国鸡蛋均价为11.23元/公斤,同比下跌了1.7%。

而到了6月中旬时,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已跌至4元/斤附近,其中部分产区已跌破了4元,落入了“3字头”。

蛋价快速下滑原因也很明显,依然是供强需弱。

供应方面,由于前两年,蛋鸡产能处于低位,再加上疫情多次囤货等,使得鸡蛋需求一直不低,蛋价在“5字头”徘徊的时间较长,养殖户利润较好。

而在今年一季度时,鸡蛋走势仍表现不俗,于是补栏动力较强,供应有所增加。

另一方面,今年饲料成本有所回落,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利润空间,也使得养殖户信心上升。

但是需求端却大幅走低。

一方面是,由于猪肉、牛羊肉等价格集体走弱,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鸡蛋的需求。

而更为主要的方面则是受整体大环境影响,消费持续不振。

确切地说,不光是日常消费领域,房产、汽车等诸多领域消费均大幅走弱,一方面是收入下滑,很多家庭消费开支收紧;另一方面,宏观经济压力下,消费信心不足,也表现为消费缩量。

除此以外,随着盛夏的来临,气温迅速升高,进入6月以后,多地就出现了高温预警。

而今年的三伏天也长达40天之久,再加上厄尔尼诺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,多地高温状态恐将持续。在这种状态下,必然会进一步抑制消费。

因此虽然马上临近端午,但在上述两大原因叠加影响下,下游消费需求无论是提振的时间还是幅度均将有限,而随着节日过后,消费再次降温回落,将重新回到供强需弱的格局中,上游将依旧承压。

本文完,感谢阅读!随手点赞,给个支持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3 非洲经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