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头条!读书笔记 | 关于上海街道设计那些事儿

来源: 城市数据 2023-07-03 09:57:25

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,天府新区的“新”决定了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上不是模仿者,我们是开拓者,甚至是“试错者”。我们学习和研究世界城市领域最前沿的理念和经验,并在公园城市这块试验田中探索创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街道之于城市

好比河流之于大地

动脉之于身体

街道是一个城市活力核心

行人、机车、小贩、玩耍的儿童、骑单车的情侣

街道承载着一个人对城市的记忆和归属感

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缩影

比如上海有著名的 南京路

北京有“神州第一街”之称的 长安街

成都有著名的商业街——太古里

而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麓湖的街道是这样的

2016年上海市出版了 《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》 ,这本专业出版物,出着出着就变成了一本畅销书。其原因正如引言所述, 街道承载着一个人对城市的记忆和归属感 。

本期公园城市规划师团队想和您一起看看这本导则。

什么是导则

导则是 普适的标准,上海街道设计导则并非原创,而是背后团队将国内外经验与上海案例相结合。 把上海导则中的街道更换成成都的街道一样是成立的。街道景观设计是比较具有创造性的行业,但 景观设计的目标并不是独创,而是在适合的地方创造适合的空间 ,在过程中融入设计师个人的审美和构想。街道景观设计 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是全球通用的。

编写思路

引言部分首先对导则进行说明,讲明 编写的背景和意义、街道转型与创新的原因 以及 怎么应用导则 。

第一部分通过对城市街道r的 发展历史回顾 阐明 街道与居民密不可分的关系。 接着对城市街道进行 分类 ,街道强调空间界面围合、功能活动多样、迎合慢行需求,根据 沿线建筑使用功能与街道活动 分为不同类型。同时将街道和道路的概念区分开来: 道路强调交通属性 ,重视交通效率; 街道强调功能属性 ,注重人的使用感受。依据交通属性进行分级,依据功能进行分类。

道路&街道

SHANGHAI

分类矩阵

交通&功能

第二部分则围绕基本理念中提出的四个点 “安全、绿色、活力、智慧” 来展开。而这四个点是 根据人的需求层次层层递进的 ,安全畅通是最基本的要求,绿色是空间的集约和生态,活力要求空间开放和舒适,提升生活体验,智慧是科技赋能下的未来街道发展方向。好的标准,街道愿景,是站在世界城市街道设计实践上提出来的。

安全街道 是为了让行人车辆各行其道、有序交汇、安宁共享,保障各种交通参与者人身安全,保障交通活动有序进行。具体目标如下:交通有序、慢行优先、步行有道、过街安全、骑行顺畅、过街可靠。

绿色街道 是指土地资源集约、节约,倡导绿色低碳,鼓励绿色出行,增进居民健康,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。其目标如下:资源集约、绿色出行、生态种植、绿色技术。

活力街道 是为了提供开放、舒适、易达的空间环境体验,增进市民交往交流,提升社区生活体验,鼓励创意与创新。其目标是:功能复合、活动舒适、空间宜人、视觉丰富、风貌塑造、历史传承。

智慧街道 则是整合街道设施进行智能改造,提供智行协助、安全维护、生活便捷、环境智理服务。其目标是:设施整合、出行辅助、智能监控、交互便利、环境智理。

设计和实施

首先街道 按照街区进行空间上的划分 ,依据每个街区的问题和特点进行专项的改造。通过具体案例提出要 打造密路网、开放街区、社区生活圈。

之后是具体的街道设计细节,分析 人的行为活动和需求,将其与街道空间和设施联系起来。

结合到具体的街道空间来进行设计引导,比如有地铁出入口的街头转角空间的设计的目标。

最后依照街道分类,对每个类型的解答空间断面和形态提出引导。

街道分类

就比如生活服务街道。

导则能解决问题

《上海街道设计导则》非常 聚焦,一个导则解决一个问题 。

城市中的问题有很多,问题的层面和切入点也不尽相同, 一个导则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,上海导则非常的聚焦,始终聚焦于街道功能空间梳理和人的使用需求上。

比如,上海肯定也存在绿道和公园被城市道路分割的问题,但是这个导则聚焦于街道功能空间的梳理,生态连续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,因此虽然在绿色街道板块有所涉及,但是并不是这个导则要解决的。重要的是 抓住核心问题和目标。

上海作为“魔都”一定不缺少时尚摩登的街道,但是纵览整个导则,没有过分关注外滩这些地方新建的具有示范性的街道,反而 关注的都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街道 ,这个导则是要 改变旧街道的问题而不是做创新试验。

随着时代的变化、技术的革新,城市肯定是越修越好,越修越漂亮,新和旧两种街道在城市中一定是共存的。每个时期的街道有每个时期街道的问题。这个导则关注的就 是上海相对来说有一定历史的街道的更新设计 ,而这个问题是怎么让街道各种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从没有到有。

新区的“新”决定 了新区在城市建设这条道路上不能做一个单纯的模仿者,而是要做一个开拓者,甚至可以说是试错者。不仅要学习和借鉴已经成功的经验,更要学习城市规划领域最前沿的理念并结合新区的实际情况,将这些理念融入新区的建设之中,为新区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。

新区有很多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,新区街道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街道公共空间不足,而是如何落 公园城市 的理念,如何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感。

新加坡 在吸收理念融会贯通方面就做得很好,它有未来城市研究中心,它们的宜居城市部门有专门的研究性板块,用于收集世界前沿城市理论和思想并展示。 下期读书笔记公园城市规划师将分享新加坡绿道建设。

撰稿|编辑 : 李欣玲、张逸啸、凌静

排版|制图: 赵 晨

策 划: 郑小波

审 校: 杨尚峰

指 导: 王 科

支持单位: 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

注 : 以上图片部分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;

*欢迎转发,转载请注明来源

本文来源: 公园城市理想实验室

城市更新大数据推荐发布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3 非洲经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